乌兰察布手把肉

东方晴4年前 (2022-01-13)美食197

手把肉是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

做“手把肉”多选用草原牧场生长的两龄羊,采用传统的“掏心法”宰杀,因为这样宰杀的羊由于心脏骤然收缩,全身血管扩张,肉最鲜嫩。宰杀后把羊带骨分解成若干小块放在清水锅里,不加盐等调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滚沸立即出锅上桌,蘸芝麻盐食用,其肉鲜嫩,原汁原味。但目前推出的“手把肉”煮好后大多都再进行二次加工,将大块再分解或小块,辅以盐面、米醋、花椒、八角、味精、辣椒油、姜丝、葱段等调味佐料进行特殊烹制后再食用,其鲜嫩不变但味道更加独特。

历史文化

“手把羊肉”是内蒙古著名的民族传统菜。用羊肉烹制而成,因羊肉块大,就餐时须用手撕而食,故得名。极具民族特色,醇香味美。

制作食材

羊肉排1000克

调料:花椒10克、茴香5克、韭菜20克、香葱10克、蒜蓉30克、辣椒末10克、烹调油20毫升、盐适量。

制作流程

1、羊肉排上切下肥的部分约10克,另做他用,然后将羊肉排加花椒和茴香下水煮熟,备用;

2、把韭菜和香葱放进臼中捣成泥,加盐调味做成韭葱泥;

3、锅内放烹调油,在3成热的时候放进切下的羊排上肥的部分,将其中的油榨出制成荤素混合油,拣出油渣将油烧至起烟,浇在辣椒末上制成油辣椒,加盐调味;

4、蒜蓉加一小勺水调成蒜蓉汁,和前2种制好的调味料一起随羊肉排上桌,即可。

营养价值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


相关文章

乌兰察布灌肠

灌肠是游牧民族发明的一道美食,是在新鲜羊、猪、牛等动物的肠子里灌注不同汤料,煮或蒸熟后汆食、煎食的一种食物。因原料不同,灌肠分三肠、五肠。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

乌兰察布羊血肠

蒙古民族一般把羊血浆灌入大肠,做成灌肠。食用时一般在肉汤里煮10-15分钟。蒙古人和西藏人还直接运用动物的活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当情况紧急时,有一种紧急探马,这些探马,能够马不停蹄...

乌兰察布四子王旗焖羊肉

焖羊肉是草原人民针对汉或其他民族以及外地人不习惯手把肉吃法而专门炮制的美食。正宗的焖羊肉做法是,选择和手把肉一样的羊肉块和生羊油块(以热化后能覆盖羊肉为准),制作时放少量水,然后加调料、酱油,慢火焖煮...

乌兰察布牛肉干

内蒙古牛肉干又叫“内蒙古手撕风干牛肉”、“风干牛肉”、“手撕牛肉干”,是内蒙古特产,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内蒙牛肉干源于蒙古铁骑的战粮,携带方便,有丰富的营养。 内蒙牛肉干选用大草原优质无污染新...

乌兰察布油炸糕

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素糕”是不经过油炸这一道工序,做好后蘸上肉菜相当可口,即...

乌兰察布蒙古奶茶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一些省、区,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粮、菜为辅。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他们习惯于“一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