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子粄
大埔制作忆子粄有300年的历史。忆子粄的制作分两个部分。一是用糯米粉作皮。把糯米磨成粉末,加进少许盐水,揉搓至软韧粘结,再分别揉成小团,撒上适量生粉,用小木棒滚压成合规格的粄皮。二是制作里面的馅子。一般以靓肉片、鱿鱼丝、豆腐干、蒜白、香菇、虾米等为原料,再加上适量的食油、盐和酱油,在锅里焖至熟透。然后把馅子包进粄皮里,扎成四方立体型,用荷叶或蕉叶包裹后蒸熟即可吃用。
酿粄其实可以说是包子的另一种形式,只是外层的包裹物由面粉换成了米粉。北方吃面食为主,而南方是吃大米为主,可能是先前交通资讯等等尚欠发达,南迁的北方移民怀念包子的味道,想做包子,但是因为没有面粉,所以只...
黄粄,是久负盛名的岭东美食。黄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酿、蒸、煮、煎、炒,还可以切片晒干,暑天时,用来煲糖或煲咸蛋,清凉解暑。蒸软的黄粄片,蘸上蒸腊味时漏下的油汁,风味独具一格。切成小粄条,配以经爆香的鱿鱼...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这道菜是根据北方酿饺子演化而来的,由于南方稻多而少麦,又盛产黄豆,人们便把豆腐当作饺皮酿进肉馅煎煮熟,发现味道特别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名菜。...
制作方法:①配料切成丁状;②起锅炒香葱料,例入粟米,配料再调入味精、胡椒粉、盐、鸡汁炒均即成馅料;③把淀粉、生粉用开水拌成面皮,分12份压成小圆状;④面皮加入馅料包成圆饼煎至两面金黄色即可。特点:皮香...
仙人粄,梅州地区的客家美食之一,也称仙人饭,是夏天特有的小食。"仙人粄"是仙人草熬成的,农历入伏吃"仙人粄"(仙人冻)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
原料:猪髻顶赤肉400克,鱿鱼10克,面粉150克,虾仁100克。冬笋500克,鱼露20克,湿冬菇10克,薯粉25克,葱头、胡椒、味精少许。 制作:把面粉碾好面皮三十张,将上述原料全部切成丁(鱿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