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黄粄
黄粄,是久负盛名的岭东美食。黄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酿、蒸、煮、煎、炒,还可以切片晒干,暑天时,用来煲糖或煲咸蛋,清凉解暑。蒸软的黄粄片,蘸上蒸腊味时漏下的油汁,风味独具一格。切成小粄条,配以经爆香的鱿鱼丝,以及瘦肉丝、冬笋丝、冬菇丝、蒜苗丝。炒成香气诱人的炒黄粄,是远近闻名的岭东特色小吃。在兴宁市、平远县常见。
制作方法
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
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
然后,把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淋,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
同时,将约占三分之一的禾(哩)米(或糯米)和约占三分之二的籼米淘净后,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把它加工成米浆。
再将米浆倒在锅中用文火煮,注意在煮米浆中要不断搅拌,使水分蒸发而不致烧糊,从而制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粄团,将粄团取出放在铜盆中,再把粄团蒸熟,然后将蒸好的粄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
这样,黄灿灿、香嫩嫩的黄粄便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