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叶粄
苎叶粄是广东梅州、福建龙岩一带的地方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客家菜。“洋蚁子(蝴蝶)叶叶飞,阿母做粄女儿归;大板拿给阿阿(姐姐)归,小粄留来逗老娣(弟弟)”,这里说的粄,指的是客家的苎(zhù)叶粄。过去逢节期,出嫁女儿去了娘家,回家时总要带回苎叶粄。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浸含着悠久的文化。
油馃子,就是油炸的馃子,分甜咸两种,甜的叫麻馃子,咸的叫味馃子。在客家地区,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做油馃子,以备待客和馈赠亲友。节后,妇女回娘家总要带上几包自己做的油馃子孝敬娘家。平时,在茶摊酒店也有油...
大埔制作忆子粄有300年的历史。忆子粄的制作分两个部分。一是用糯米粉作皮。把糯米磨成粉末,加进少许盐水,揉搓至软韧粘结,再分别揉成小团,撒上适量生粉,用小木棒滚压成合规格的粄皮。二是制作里面的馅子。一...
原名老鼠粄,著名作家杜埃认为此名不雅,故改名为“珍珠粄”。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做法是用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锅上,将粄团压...
制作方法: ①红糖加适量水煮成糖水; ②粟米粉放入盆中加入糖水,揉合成粄状分小份; ③把小份粄团放入木制粄印中,压成带花状粟粄,入柜蒸熟。 特点:香甜、健脾胃、消吃。...
原料:猪髻顶赤肉400克,鱿鱼10克,面粉150克,虾仁100克。冬笋500克,鱼露20克,湿冬菇10克,薯粉25克,葱头、胡椒、味精少许。 制作:把面粉碾好面皮三十张,将上述原料全部切成丁(鱿鱼先...
酿粄其实可以说是包子的另一种形式,只是外层的包裹物由面粉换成了米粉。北方吃面食为主,而南方是吃大米为主,可能是先前交通资讯等等尚欠发达,南迁的北方移民怀念包子的味道,想做包子,但是因为没有面粉,所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