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荞面饸饹

东方晴4年前 (2021-10-15)美食161

饸饹,古称“河漏”。是以荞麦面为原料,经特制工具轧制而成的一种面食。无极饸饹一直以来是无极人民普遍喜爱的风味小吃。每逢集日,从乡村来赶集的村民,大都要吃上一两碗飘着香气的无极饸饹。据清代《无极县志》记载,明末饥荒时,许多关中人逃难来到无极,带来了陕西荞面饸饹的制作方法,从此,无极荞面饸饹在不断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方法和特殊口味。无极的饸饹在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和、现做,用一种特制的饸饹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猪肉汤,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无极饸饹制作精细,配料考究,制作过程特别强调“鲜”。先把各种面按比例掺好,加水,揉成光皮,饧5分钟后即可放入横跨在锅上特制的饸饹床中,待铁锅中水沸时,用机身压杆用力向下挤压,饸饹面就从圆孔中挤出,下到锅里,盖上锅盖焖三五分钟就可以出锅盛碗了。盛碗前抓一把绿豆芽垫衬碗底,盛碗后再浇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调好的蒜泥,撒上些香菜末,瞬间,荞麦饸饹的香味扑鼻而来。面条调拌好放到嘴里,软而不黏,脆中有韧,刚中带柔,嚼着有劲,回味悠长。 “荞麦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麦饸饹的赞美。无极饸饹不仅是百姓日常的主食,在婚配嫁娶、祈年过节的大典中,无极饸饹亦被列入传统食谱,并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意义。旧日,无极县人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俗称“安棚”),午餐一定要吃饸饹,此谓“安棚饸饹起轿糕”,认为“安棚吃饸饹,白头能偕老”。农历二月二,也要吃荞麦饸饹,俗谓“龙行旧道五谷丰,人吃饸饹运行通”。尤其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必吃荞麦饸饹,以象征“年经岁末,全家和(饸)乐(饹)”。

2012年,无极饸饹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极人在传统手工制作荞麦饸饹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品种,将无极饸饹制作成各种礼品,畅销全国各地。近几年,在无极县城南、城北都出现了无极饸饹加工企业,人们将无极饸饹制作成各种礼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顾客欢迎。现如今无极饸饹以成了闻名省内外的一种地方特色风味小吃。 

相关文章

无极东关面条

无极特色小吃-东关面条,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

张家油酥烧饼

晋州地方名吃,流传在晋州市常营村一带,形状为圆形,分层均匀,薄如纸张,味香酥脆,咸甜适口,是馈鳝亲朋的上等佳品。张家油酥烧饼选料精良,制作精细。主要用小麦精粉、芝麻、小磨香油、白糖、精盐、花生油等。和...

无极老豆腐

无极特色小吃-老豆腐的历史究竟有多少年了,恐怕没人说的上来。《故都食物百咏》中称老豆腐:“云肤花貌认参差,已是抛书睡起时,果似佳人称半老,犹堪搔首弄风姿。”可谓诙谐。注说:“老豆腐较豆腐脑稍硬,形状则...

赵州“自来红”月饼

“自来红”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一种月饼,在赵州风行百年之久。“自来红”月饼在烤制前是白皮的,但出炉之后神奇的变成棕红色,这也正是“自来红”名字的来历。“自来红”个头大油多,如汪曾祺笔下的“四两砣”。吃时...

赵县豆腐脑

豆腐脑是赵县一种小吃,在县城或乡村集市的饭摊上最受食客的青睐,豆腐脑的搭档多为焦脆的油条或热的烫嘴的油酥饼,赶集上店的人们肚里饿了,便三五成群朝饭摊走去。一大碗鲜嫩滑软的豆腐脑,兑着香醋汁、韭菜花、蒜...

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最早始于1908年,当时一对叫做马洪昌的回民夫妇在石家庄大桥街开了一家马家鸡铺,他们做出来的扒鸡风味独特。虽然当时的店铺很小,但生意格外兴隆,每当热气腾腾的扒鸡出锅之后,店内店外总是挤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