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锅贴饼子

东方晴4年前 (2021-10-17)美食190

玉米面或高梁面、谷子面、山药面、谷糠面等和面(玉米面和谷子面都要先用开水泼面),趁热锅贴于锅边,饭熟饼熟,挨锅一面烤焦成黄褐色,酥脆可口。玉米面馒头的制作工序和普通馒头一样有:发面、施碱揉面、制形和上屉蒸熟。

1、发面:

在普通的的面粉中放入适量的发酵粉和3/1的玉米粉来发面,用水和匀,揉至不沾手为至,将面团放在盆中盖好,使其发酵。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要放在火炉旁。

2、施碱揉面:

等面膨胀起来,撕开就呈蜂窝状并略有酸味时,这时可把面取出放在面板上加上适量的食用碱边加边揉,等闻不到酸味时,撕一块食指大的面团在炉边烤熟,掰开,如无黄色,鼻闻无酸味即施碱适合,就要制形。如果呈黄色,便是碱多了,可放一会,再发一发,然后再蒸。如果闻到酸味,便是碱少了,还需要施一点碱再制形。

3、制形:

把施好的面,按蒸屉的大小揉成圆条,然后用刀切成方块儿,便是方形馒头。如果用手罩在面板上将面块旋转、轻揉,便能制成圆形馒头。

4、上屉蒸熟:

将揉好的馒头按次序摆在蒸屉里,要留一定的间隔。锅里的水沸滚后,放入屉中开始蒸,锅里的水要一直处于沸腾状态,还要使蒸屉不漏气,这样蒸出的镘头又喧又好吃。蒸的时间,根据镘头的大小而定,一般的馒头需要蒸1小时就熟了,就可提屉放气。如果当时不吃,要及时把馒头从蒸屉中取出,以防粘底。


相关文章

无极大锅菜

大锅菜在无极叫熬菜,做法很简单,把几种家常菜蔬放进大锅一起或煮或炖,到了一定火候便成了“大锅菜”。熬炖中各种菜相互沾光借味,杂而不乱,多却不琐碎。当然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放,自然也不是什么人都喜欢吃。大锅...

正定马家鸡

马家鸡始创于清朝初年的直隶祁州(现河北省安国市),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因避战乱,迁至正定,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1901年12月31日,因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而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还京途中,...

赵州驴肉灌肠

灌肠,是家乡人爱吃的一种小吃,与猪头肉、鲜驴肉等街头熟食配伍售卖。在外地人眼里,它可能看上去既非菜,又非点心,只能算是一种很好吃的闲食罢了。但到了家乡人的餐桌,却既是一道下饭的美味——单凭这一种食物即...

赵县豆腐脑

豆腐脑是赵县一种小吃,在县城或乡村集市的饭摊上最受食客的青睐,豆腐脑的搭档多为焦脆的油条或热的烫嘴的油酥饼,赶集上店的人们肚里饿了,便三五成群朝饭摊走去。一大碗鲜嫩滑软的豆腐脑,兑着香醋汁、韭菜花、蒜...

赵州油煎包儿

“不蒸包子争口气”,“包子好吃不在褶上”……这些民间俗语均把包子当成主角,反映了人们对这种食物的喜爱,而北方人又有几人不喜食包子呢?赵州的油煎包,更是赵县本地有口皆碑的美食。  ...

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最早始于1908年,当时一对叫做马洪昌的回民夫妇在石家庄大桥街开了一家马家鸡铺,他们做出来的扒鸡风味独特。虽然当时的店铺很小,但生意格外兴隆,每当热气腾腾的扒鸡出锅之后,店内店外总是挤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