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火烧

东方晴4年前 (2021-11-24)美食193

早在清朝中叶,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工艺,香酥的口感远近闻名了。明朝“燕王扫北”之乱之后。河北一带民生凋敝,人烟稀少。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迁山西民以实之。” 随着山西移民的迁入,原由西域传到山西的以吊炉打烧饼的手艺也自然传到威县一带,威县人独出心裁,融合北方的大饼与胡饼的工艺,以威县的细白面与小磨香油为原料,佐以细盐、花椒粉,用吊炉烘烤,创制了风味独特的“火烧”。火烧与烧饼工艺接近,口味、形状却不同。因状如牛舌,俗称“牛舌头火烧”。随着威县在外地做打制火烧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播越广,人们都称其为“威县火烧”。   威县火烧用料考究、工艺特殊、味美层多、肉嫩皮酥。和面、抻条、成型、烘烤,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用吊炉烘烤,木炭作底火,要柴硬火温;用火有讲究,须外高内低;生坯置炉内,经四翻七转。刚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黄,外酥内软,香而不腻,口感极好。据说,在民国初年,威县打火烧的名师以黄街石老美、西街和友林最负盛名。解放前后,又有刘振英、李保海、马佩琴名重一时。近年又涌现出李柱等一批后起之秀。   现在的威县火烧又多了几个新品种,如油酥火烧、糖火烧、馅火烧等等,来满足人们日益挑剔的口味。

相关文章

清河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过去穷人充饥的饭食,现代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将过去的粗饭细作,炒麻豆腐摇身一变成为现在人们时兴的小吃。麻豆腐是绿豆磨粉成浆过箩后的渣,其中最后一次紧挨淀粉的渣最细,清河人叫做细麻豆腐,多放些油...

邢台道口烧鸡

“义兴张”烧鸡起源于河南滑县道口镇,后传至邢台,故称为邢台“义兴张”道口烧鸡,以区别于河南的道口烧鸡。 “义兴张”烧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但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

清河八大碗

“八大碗”即八碗菜,过去为农村家庭过喜事(娶亲)的时候招待客人的宴席,主要包括鸡、鱼、猪肉、牛肉、藕夹、鹅脖、肉丸子、素丸子、假菜、面筋、茄盒等菜,根据客人口味、喜好、荤素搭配八碗成一席。该菜的特点:...

任县老炒肉

老炒肉是河北任县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河北菜。任县吃食儿不多,但老炒肉很出名。本地人爱吃,外地人也慕名来品尝。何谓老炒肉?老式炒肉之称也。原因之一是其做法近百年一贯制;再者,其味浓、色重、酱香,相对于以...

邢台大锅菜

邢台的传统风俗中,逢年节集会,婚丧嫁娶,在招待宾客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是这大锅菜了。   村里做大锅菜,用的是那种很大很大的大铁锅,铁锅固定在一个泥抹的大灶台上,旁边是风箱。五花肉切片,白菜...

广宗薄饼

广宗薄饼,也叫“风吹大油饼”。这名字的由来,应该是因为它的“薄”吧——直径一尺半的一张油饼,仅重三、四两,可想而知其薄的程度——竟能够隔饼看报,真是比纸还薄了,风一吹怕就跑了。若是用此薄饼做饼卷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