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县老炒肉

东方晴4年前 (2021-11-24)美食167

老炒肉是河北任县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河北菜。任县吃食儿不多,但老炒肉很出名。本地人爱吃,外地人也慕名来品尝。何谓老炒肉?老式炒肉之称也。原因之一是其做法近百年一贯制;再者,其味浓、色重、酱香,相对于以清淡为主的菜,称为老式也不为过。

老炒肉的工序并不复杂,肉以肥肉为主,先切片,然后抓芡、过油、爆酱,急火翻炒而成。为什么用肥肉,大概因物质匮乏年代,人们沾肉腥味儿少,多喜肥嫌瘦,故而用肥肉。肥而香是以前平民阶层对美食的首选。不过近几年老炒肉的选料也有所变化,已开始用瘦肉。之所以抓一下芡,是因为抓过芡的肉过油后膨胀、松软,装到盘子里衬堆儿,且吃起来不腻口,嫩滑。

炒老炒肉,有两道工序很关键,一是过油,一是爆酱。过油就是将抓过芡的肉放入滚热的油中,迅速翻转,然后篦出一大部分油,剩一小部分继续带肉快速翻炒,直至略微挂焦,然后将油篦净,肉待用。过油,是个功夫活儿,它需要一定的腕力和巧劲儿,动作要干净利索,否则带油翻炒要引火烧身。练成这个活儿,不苦练两年翻勺是上不了灶台的。再说爆酱,这活儿要的是眼力,爆嫩了,只咸不香;爆过了,只苦不香。只有恰到好处,才能爆出酱的红色,酱香弥漫。

炒老炒肉,讲究一个快字,酱爆好后,要迅速将过好油的肉放入酱内快速翻炒,与此同时,抓一大把绿豆芽或葱花,扔到勺内,一同翻炒。绿豆芽或葱适合快炒,且白的绿豆芽或青、白相间的葱与酱红色的过油肉配在一起,其色诱人,其味馋人,的确不失是一道美味儿。

相关文章

清河菜豆腐

菜豆腐也叫小豆腐,是清河县一带的风味小吃。做菜豆腐方言叫“插豆腐”,菜豆腐实际上是菜粥,有豆腐之实而取了粥之形,过去是乡间百姓的家常便饭,因为粮食不够吃,人们便想法把杂粮掺上菜食做出花样来果腹。如今的...

任县石头老炒肉

“老炒肉”,即“老式炒肉”也。完全按照传统配料和传统做法炒制而成,以味浓、色重、酱香而称著。2011年12月,石头老炒肉制作技艺列入任县第一批县级非遗名录。...

清河菜豆腐

在武松的故乡清河,有一样特别家常却又特别有名的美食,那就是清河菜豆腐。   菜豆腐,听起来像一道菜的名字,顾名思义,应该是用蔬菜和豆腐做的,其实不然。菜豆腐,其实是一道粥。   菜豆腐是用...

威县火烧

早在清朝中叶,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工艺,香酥的口感远近闻名了。明朝“燕王扫北”之乱之后。河北一带民生凋敝,人烟稀少。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迁山西民以实之。” 随着山西移民的迁入,原由西域传到山西的以吊...

清河武大郎粉皮

武大郎粉皮是清河县武家那村加工生产的纯绿豆粉皮。武家那是《水浒传》中武大郎、武松的故乡。据传,武大郎曾任阳谷知县,其妻潘金莲为邻村黄金庄大家闺秀,容貌清秀,知书达理。武大郎在任多年为官清廉,爱民农,治...

清河武大郎烧饼

武大郎烧饼是清河县小吃。清河是武松、武大郎的故乡,武大郎烧饼在清河县有悠久的历史。烧饼是把小麦粉和面发酵后,擀成碗口状面饼,贴在铁板、鏊子(或锅)上直接用火烧熟。颜色较黄而不糊,味道香甜而不腻,口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