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豆干
普宁小食珍品的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海内外。
民俗小吃。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的豆制品。
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上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蒜头蓉,更觉可口。
燎原镇光南村做豆干,是元末明初,由陈友谅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传授的。有“夜出万官”之称,今村民多有制作。选用优质大豆作主要原料,经过磨浆、除渣、煮浆、结晶、包块、压块、煮熟等一系列工序制成。有两个品种,一个是软豆干,可作油炸,皮香脆、肉嫩滑,再蘸上加蒜白的盐水或辣酱,十分可口,百食不厌,饮誉海内外,是汕头市人民政府迎春联欢节款待海内外嘉宾16个小食之一;一个是干豆干(俗称豆干仔),既可油炸,又可与肉类等和炖。豆干由于价廉物美,销量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