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腊三味
由酱酱鳊鱼、酱排骨和腊肠组成,是绍菜酱腌风味中的代表。 每逢腊月年边,大街小巷,山乡农村,户户屋前,家家廊下,酱腌制品挂晒满竿,煦日霜气之下,香气四溢。酱腌之法不但成就美食,更是酿出人文风情,积淀而成了文化。 酱腊三味既是美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佳礼。
也叫西施豆腐、荤豆腐、山粉豆腐,是诸暨的传统美食。 在民间无论是起屋造宅、逢年过节,还是婚嫁、寿诞、喜庆、丧宴,除夕团圆必有此菜。这独特乡风食俗,相传与西施有关。当年,西施在离别家乡时,曾摆酒席,将自...
江南美食三臭”指臭冬瓜、臭苋菜管(梗)、臭菜心(或臭芋艿、臭豆腐),是三种腌制菜。 其特点是:“闻闻是臭的,吃吃是脏的”。清代范宣的《越谚》有“苋菜梗”条:“苋见《易夫卦》,其梗如蔗段,腌之气臭味佳,...
“扎肉”是绍兴传统风味菜。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相传明嘉靖时,奸党弄权,民不聊生。山阴(绍兴旧时为山阴、会稽两县)有田氏家祠,向有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向各族丁分肉一斤的族规。这年时值大旱,田产收益大...
笋煮黄豆制作时间和方法与笋煮干菜相同,但笋采用绍兴产量最高的毛笋即可。毛笋去壳,洗净,切成粒状,在锅中与黄豆同煮,黄豆酥烂即成。取出后,在好太阳下晒上半日就可食用。作为贮存还应多晒点时间,但也不能...
酒糟,是绍兴黄酒酿造后的副产品,因香气醇和、味厚,成为绍兴极具特色的调味品。 “糟鸡”,以绍兴本地放养之“越鸡”和酒糟等精制,其味甘美,别具风味。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鸡在逢年过节时才能享用到,但不能随...
绍兴人食用霉苋菜梗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春秋战国之时,越败于吴,越王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当时越国已国贫民穷,百姓皆以野菜充饥。有一老者,在蕺山上采得野苋菜梗一把,其嫩茎、叶已食用,但又老又硬的菜梗一时无法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