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牛腰

东方晴3年前 (2021-12-20)美食178

  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了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一起炸好,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1900年农历8月,应州知府得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怀仁城里,特地把牛腰贡给他们品尝,受到好评,慈禧还真以为是牛腰呢!民国初年,制作牛腰得技艺又传到于自林先生手里,内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应县。至今仍然以一尝应县牛腰为快。


相关文章

怀仁糖干炉

怀仁特色-一糖干炉因为这种饼糖分较多、中间虚空,形似日常生火的炉子,因而得名一-“糖干炉而之所以还有“闪塌嘴”这个外号,也是因为糖干炉中空的特点,如果用力咬就很容易闪了嘴。历史典故: 据说怀...

朔州抿滴溜

黄莹莹,颤悠悠,细如脂,“滴溜”,一个可爱的名字,如同水滴一样一颗一颗,一滴一溜,看似柔嫩,实则筋韧,富于弹性,入口滑爽。它不但是充饥饱腹的美食,还具有清凉消暑的功能。吃过应县“滴溜”的人都忘不了它那...

右玉盐煎羊肉

右玉盐煎羊肉是右玉县一道颇具特色的地方招牌菜,为当地人民和游客所喜爱。其制作过程也颇为神奇:选择色泽鲜红、肉质鲜嫩、肥瘦适宜的当年生或一岁口绵羊肉加工切碎,然后用“半只羊一碗水,一只羊半碗水”的比例进...

朔州炒莜面

炒莜面。用胡麻油里炒香洋葱或者大葱,再将莜面墩墩放入翻炒,葱香和莜面的香味扑鼻而来着实让人直咽口水。...

朔州烫面饺子

烫面饺子是朔州一种特色蒸饺,又称烫面蒸饺。烫面就是用沸水约65℃至100℃的水和面,这个温度做出来的烫面饺口感较好,边加水边搅拌,待稍凉后揉合成团,烫面饺一般较普通面食吃水量大,面揉好后柔软度非常好,...

朔州莜面鱼鱼

莜面鱼鱼是北方农家饭之一,可以煮可以焖,也可以凉拌,任凭怎么做都各有其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