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牛腰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0)美食189

  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了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一起炸好,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1900年农历8月,应州知府得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怀仁城里,特地把牛腰贡给他们品尝,受到好评,慈禧还真以为是牛腰呢!民国初年,制作牛腰得技艺又传到于自林先生手里,内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应县。至今仍然以一尝应县牛腰为快。


相关文章

怀仁鸡杂

鸡杂是鸡杂碎的统称,包括鸡心、鸡肝、鸡肠和鸡胗(鸡肫)等,鲜美可口,且有多样营养素。...

右玉过油肉

过油肉,进了右玉人的饭店,上了右玉人的饭桌,过油肉是必备的一道菜,它因选料精、刀工细、配料鲜、制作快、口感酥、味道浓、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欢迎,老少皆宜,吃起来可口却不腻,是很好的下饭菜。...

朔州烫面饺子

烫面饺子是朔州一种特色蒸饺,又称烫面蒸饺。烫面就是用沸水约65℃至100℃的水和面,这个温度做出来的烫面饺口感较好,边加水边搅拌,待稍凉后揉合成团,烫面饺一般较普通面食吃水量大,面揉好后柔软度非常好,...

朔州荞面欻饼

歘读作chua,荞面歘饼是雁北独有的快餐食品,刚出锅的欻饼,既薄且软,香气扑鼻,趁热咬一口沁人心脾。...

朔州拌苦菜

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过水轻焯控干晾凉,姜蒜切末,加入盐、鸡精、香油、白糖、米...

怀仁大肉丸

怀仁盛产土豆,好的日常食用,不能贮藏的便打了土豆粉,做成粉条烩羊杂。用粉面打芡,放凉以后,擦成沫,加入调料,肉沫,捏成形上笼蒸,熟后加汤油,葱花即可。懒方法是买粉条剁碎后加肉沫蒸,加调料后就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