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大把拉面
晋中传统名吃。制作方法是先用水将白面拌成块垒状,然后再用碱水逐次翻揉成较软的大面团,待稍醒后,切出3斤、5斤甚至10斤重的一块,先颤后拉,来回打折,直至细如粉丝之后才下锅煮熟,浇上各种菜肴或臊子即可食用。著名民歌艺人郭兰英在《夸土产》中就有“榆次、太谷、祁县城,拉面、削面香喷喷”的赞词。
昔阳吊炉小烧饼,俗称烧饼,是昔阳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迄今有八百余年历史。当时,外族侵略,战火纷起,人们为了逃避战乱经常离乡背井,一种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的食物----烧饼,也就应时而生了。此后...
拉面,又名抻面,是我县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过大年时,俗有:“初一的扁食,初二的面”。至于拉面何时传入我县,无从考究。但昔阳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却是外地人...
晋中传统的冬季名吃,制法是取绵羊瘦肉横切成大块,放入伴有姜片、葱段、辣椒、花椒的锅中煮熟,捞出切成薄片,食用时将肉片和煮熟的胡萝卜片、冬瓜片、粉丝装入碗内,用煮肉的羊汤反复浇热后再放入香菜沫、葱花、食...
寿阳县特产,以本县优质大豆为原料,用卤水配上各种佐料点制成后,再用白糖成焦饴上色。特点是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等食疗功效。1992年,寿阳县老年寿星豆制品开发中心...
糊塌塌是太谷县特有的家常风味小吃。制法是将嫩西葫芦去瓤擦丝后切碎,磕入鸡蛋,加入食盐、五香粉,用适量白面加水搅成糊状,然后用勺舀到烧热的鏊子上摊成圆饼,待两面均成金黄色时即成。食用时蘸香油、酱油、蒜醋...
又名甘饼、油甘饼,为太谷县独特的传统名食。清乾隆、嘉庆年间,沟子村吴姓开的天和居饼面铺为迎合本村富商贠家的需要,便精心制作了一种面制烤炉实心饼,称甘饼。原料有白面、白糖、胡麻油、糖稀,形状为圆型,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