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蒸肉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7)美食135

定襄蒸肉是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的特产。定襄县传统名吃蒸肉,已有千年历史。为宫廷御膳秘方配置,历代宫廷御苑将它视为珍品。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汉族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经常食用既补充必要的多种营养成份,又克服了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弊病。它既是宴席及家庭餐桌上之理想佳肴,也是旅行野餐之方便食品,更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

现在做蒸肉的达上百家,其中以百年老店隆襄斋著名。他继承传统工艺,引进现代科技,推陈出新生产出了既具有传统蒸肉色泽润和味道鲜美之特点,又克服了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之缺点的新型蒸肉。成为宴席及日常餐桌的理想菜肴和访亲探友馈赠佳品。

定襄蒸肉做法一

用猪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作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

定襄蒸肉做法二

肥瘦适宜的猪肉,太瘦了柴,太肥了腻,切成寸长指厚的条,加入大茴粉,花椒粉,胡椒粉及葱姜蒜末,再加入少许料酒,味精、盐适量(我做过一次,把能想的到的调味品都加了点进去,效果不错),加入调味品后适当置放一到二小时,然后加入淀粉(要适量,宜少不宜多,通常这是做蒸肉的绝窍,加多了口感要次的多,加少了不能成型,由于各地的淀粉工艺有所不同,用料也相差甚远,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淀粉来调整用量,没有一个确切的指标),再加入少量水,用手打成稀糊状,装入容器,上屉快火加热,等内外温度均衡后,改用慢火蒸三四小时(要密闭,防止漏气,用高压锅可加快进程),时间到后,关火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开吃了。


相关文章

偏关羊杂碎

  《偏关县志》载:“关民大半以养羊为职业”。偏关养羊具有悠久历史。草坡资源丰富,各种牧草齐全,适宜养羊,羊肉肥嫩,有大补温胃之功效。《本草拾遗》将其与人参相提并论,特别是用三髓汤熬制的羊杂碎,营养丰...

偏关豆面

偏关豆面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的特产。偏关人爱豆面,吃豆面,品豆面。细细的豆面、薄如纸、细如丝,煮在锅里虽细不化、捞在碗里粘臊子,挂调料,放到嘴里软绵清香,一吸溜就下肚,全身舒服。豌豆,属双子叶植物,豆...

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是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的特产。原平锅魁是山西省一种烤制的汉族传统名点,面饼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

偏关擀豆面

擀豆面。面内掺适量的蒿籽粉,凉水和面,面要和的硬点。和到,醒到后分成若干块,捏成圆饼状待擀面。擀面要用大面案,长擀杖。用米面或玉米面做面耙,将面饼擀开,卷在擀面杖上,有节奏地在面案上摊擀。如果擀的面大...

偏关酸捞饭

  酸捞饭是山西偏关人的创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偏关老百姓就常年以糜米(糜子,黍的一个变种,山西人俗称黄米)为主食,这种食物适应于北方寒冷地区特点,热量大,耐饥寒,深受民众喜爱。  ...

代县麻片

代县麻片,在清代颇有名声,并有面铺专营此业,生意兴隆.其片有二寸长,半寸宽,色淡黄,薄如叶,质脆味香,驰誉省内外.暇时小食三片五叶,美口止饥,耐人寻味.麻片选料严格,要用上等面粉、去皮芝麻仁、纯麻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