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擀豆面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7)美食124

擀豆面。面内掺适量的蒿籽粉,凉水和面,面要和的硬点。和到,醒到后分成若干块,捏成圆饼状待擀面。擀面要用大面案,长擀杖。用米面或玉米面做面耙,将面饼擀开,卷在擀面杖上,有节奏地在面案上摊擀。如果擀的面大,可将面展开,撒上面耙,从左右两面向中间折回,卷在擀杖上再擀,每次都要改变擀面的方向,才能使面擀的均匀。如此反复,直到把面擀成薄薄的大面纸,方可切面。切面前先将面纸全部铺开,撒上面耙,不需折回,卷在擀面杖上,然后反向转动,将面纸来回折叠,叠成一条三、四寸宽的长面棒,根据爱好、切成宽窄不同的长豆面。挽成1——2两的小面把,放到箅子上,随吃随煮。“长长的豆面油呛酱,一碗不够再调上”,十分方便。尤其是秋冬天凉时,擀下的豆面放的住,媳妇们一次擀上许多,放在那里啥时想吃啥时煮,成为偏关过去广大家庭的“方便面”。偏关人爱豆面,吃豆面,品豆面。细细的豆面、薄如纸、细如丝,煮在锅里虽细不化、捞在碗里粘臊子,挂调料,放到嘴里软绵清香,一吸溜就下肚,全身舒服。宽豆面,豆面长,汤清水利,满口喷香。“迎客饺子,送客面”,常用于待客,意在相思不断,情意绵长。

相关文章

偏关豆面饸饹

豆面饸饹。又分纯豆面饸饹和三杂面(豆面、莜面、荞面)饸饹。现在又多用白面掺着吃饸饹。它们都是偏关人用豆面所做的系列美食。一盆饸饹面,一个饸饹床,就压就煮就捞就吃,操作快捷省事。长长的饸饹是偏关人过生日...

偏关羊杂碎

  《偏关县志》载:“关民大半以养羊为职业”。偏关养羊具有悠久历史。草坡资源丰富,各种牧草齐全,适宜养羊,羊肉肥嫩,有大补温胃之功效。《本草拾遗》将其与人参相提并论,特别是用三髓汤熬制的羊杂碎,营养丰...

偏关酸捞饭

  酸捞饭是山西偏关人的创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偏关老百姓就常年以糜米(糜子,黍的一个变种,山西人俗称黄米)为主食,这种食物适应于北方寒冷地区特点,热量大,耐饥寒,深受民众喜爱。  ...

五寨猪黑肉烩菜

取猪的红熟肉,加土豆、粉条、茴子白、豆腐和调味作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土豆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偏关豆面

偏关豆面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的特产。偏关人爱豆面,吃豆面,品豆面。细细的豆面、薄如纸、细如丝,煮在锅里虽细不化、捞在碗里粘臊子,挂调料,放到嘴里软绵清香,一吸溜就下肚,全身舒服。豌豆,属双子叶植物,豆...

偏关酸粥

当年偏关城的老百姓,听说李自成打下了宁武,马上就要到偏关了,家家户户高兴的泡了小米,准备做饭犒劳闯王的队伍。没想到几天过去了,李自成的队伍也没有到,泡的小米也酸了。老百姓不舍得倒掉,就把酸米淘洗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