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擀豆面
擀豆面。面内掺适量的蒿籽粉,凉水和面,面要和的硬点。和到,醒到后分成若干块,捏成圆饼状待擀面。擀面要用大面案,长擀杖。用米面或玉米面做面耙,将面饼擀开,卷在擀面杖上,有节奏地在面案上摊擀。如果擀的面大,可将面展开,撒上面耙,从左右两面向中间折回,卷在擀杖上再擀,每次都要改变擀面的方向,才能使面擀的均匀。如此反复,直到把面擀成薄薄的大面纸,方可切面。切面前先将面纸全部铺开,撒上面耙,不需折回,卷在擀面杖上,然后反向转动,将面纸来回折叠,叠成一条三、四寸宽的长面棒,根据爱好、切成宽窄不同的长豆面。挽成1——2两的小面把,放到箅子上,随吃随煮。“长长的豆面油呛酱,一碗不够再调上”,十分方便。尤其是秋冬天凉时,擀下的豆面放的住,媳妇们一次擀上许多,放在那里啥时想吃啥时煮,成为偏关过去广大家庭的“方便面”。偏关人爱豆面,吃豆面,品豆面。细细的豆面、薄如纸、细如丝,煮在锅里虽细不化、捞在碗里粘臊子,挂调料,放到嘴里软绵清香,一吸溜就下肚,全身舒服。宽豆面,豆面长,汤清水利,满口喷香。“迎客饺子,送客面”,常用于待客,意在相思不断,情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