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酥饼(酥粑粑)

东方晴2年前 (2023-05-05)美食875

提到湖北钟祥的酥饼,不要说土生土长的钟祥人,就算是路过钟祥的旅游客人,也会伸出大拇指。通体淡黄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诱人的酥香让人在店外几米处就能垂涎三尺,油而不腻,入口即化;酥饼分为甜口味和咸口味等几种,其中甜味的尤为著名。钟祥特产特色酥饼已经是一种传统深为老百姓喜爱的大众特色食品,也是来钟祥旅游客人和节日送礼来送往的必购土特产特色食品。   

湖北钟祥酥饼,早已久负盛名,是自唐代以来的钟祥特产特色传统长寿食品,脆香味美,进口化,落口酥,回味绵长。它既作点心又可作主食,还是品茶饮酒的佐食佳品,一年四季,老少咸宜。到明朝嘉靖十年,钟祥特产特色酥饼与蟠龙菜同列为宫廷御肴。据考证,钟祥特产特色酥饼原名酥粑粑,与钟祥米茶同时出现,源于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伐陆浑戎。公元前606年,楚国国力强盛,令尹(即宰相)孙叔敖引黄仙洞水开敖河,开创了江汉农业的大发展,而使江汉平原富甲一方。至此,洋梓、长寿、张集、丰乐、潞市地面水旱保收,五谷丰登,遂成为诸侯帝王的必争之地。然而,楚庄王北伐陆浑戎欲观兵周疆,问鼎中原,数十万兵士饮食俱成难题。于是,楚庄王兵屯郊郢(郢中)微服私访郢中农家,而遇一老妇,正在喝米茶,吃酥粑粑。庄王和随从口渴肚饿,当即用钱币换了米茶、酥粑粑吃。米茶清心解渴,酥粑粑脆香可口,使庄王一行大饱口福。庄王灵机一动,详细向老妇询问了二种饮食的制作方法,回到军营命将士们依法制作,从而解决了部队北进的饮食困难。刘宋泰始六年(公元470年),钟祥县名长寿。唐朝武后(则天)长寿二年,酥粑粑盛销于酒肆、饭馆、点心铺,并约定俗名为酥粑粑。至明朝嘉靖十年,承天府钟祥酥饼竟名驰全国。纯手工制作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杨婆从1983年开始手工制作这种钟祥特产特色酥饼,继承和保持了钟祥酥饼的传统工艺,制作出的甜咸酥饼和酥条,是郢中风靡盛行的特产特色食品,深受大众的欢迎,也是杨婆自主生产的主要钟祥土特产特色食品。杨婆酥饼配上钟祥特产特有的米茶,夏天煮凉后一起食用,可以说是一种夏季食物的享受,天气越热越爽口,杨婆酥饼也是米茶的最佳伴侣食品。


相关文章

荆门漳河卤水鲫鱼

漳河卤水鲫鱼将漳河产鲫鱼洗净用黄酒、姜片、盐吧腌渍五分钟后洗干净,入油锅炸香至金黄色时捞起待用。在干净锅烧热放入少量的油,放入姜米、大蒜炒香,加入少量的鲜汤,再调味,依次加入盐、鸡精、味精、料酒、白糖...

荆门喜饼

荆门喜饼世代相传,在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蕴含文化的食品。其色泽金黄,酥皮层次分明,皮薄馅多,香味浓郁,入口酥软,深受人们喜爱。荆门喜饼的来历,传说在乾隆初年,荆门纪山有一青年张善...

荆门陈氏米粉

陈氏米粉是清末时由掇刀区团林镇鸦铺人陈贤富,在其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依据楚人口味加以改进,使米粉具有荆风楚韵,且又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技艺,故所制米粉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定名为“陈氏米粉”。陈氏米粉是用大...

荆门葱花油墩

葱花油墩是一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据《荆门市志》记载:葱花油墩最早源于沙洋县。清末民初就有师傅为赶庙会、串戏场做生意,将揣好的面和炸锅等物用特制挑担,流动经营,炸售“葱花油墩”。由于葱花油墩形状独特,中...

荆门板罐粑

相传明宪宗时,四川忠州知县李万金回故乡团林铺莲花村弟弟李万琪家探亲。“哥哥当官在外,吃香的喝辣的惯了,我们用什么好菜招待呢?”李万琪着实为难,妻子更是急得团团转。李知县似乎猜透弟媳心思,坦诚地说:“我...

荆门长湖鱼糕

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鱼为主料,掺合淀粉、蛋清、生姜等佐料等,摊成餠形,放进蒸笼,大火蒸制而成。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好鱼,但长食生腻,令御厨改变烹饪方法,提出“食鱼不见鱼”的要求。御厨回家后一时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