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笋粄、豆粄

东方晴4年前 (2021-03-28)美食217

其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冬笋为好)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至于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煮成后用热油浸润,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相关文章

三及第汤

食材采用新鲜猪肝、猪粉肠以及猪脊顶肉,蔬菜配以枸杞叶、芫茜等,先将猪肝、瘦肉切成薄片,猪粉肠 刮净,肠内异物洗净,切成段,把切好瘦肉拌入薯粉。起镬放入汤水,加咸菜、糟汁待汤水滚沸时加入枸杞叶,再加入猪...

兴宁黄粄

黄粄,是久负盛名的岭东美食。黄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酿、蒸、煮、煎、炒,还可以切片晒干,暑天时,用来煲糖或煲咸蛋,清凉解暑。蒸软的黄粄片,蘸上蒸腊味时漏下的油汁,风味独具一格。切成小粄条,配以经爆香的鱿鱼...

客家红焖肉

原料:主要有猪肉、八角、豆腐乳、柱侯酱、姜、白糖等。制法:首先将五花肉连同八角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清水刚刚浸过五花肉就行了,最后用大火煮10分钟。那在煮猪肉的过程里,我们可以把要用的配料先准备一下...

炸馓子

客家地区过年时,家家都要做的炸品--馓子,和好面后,用刀切成条状,摆出花样入油锅炸制而成。...

大埔薄饼

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清朝雍正年间,百侯人杨赞绪,任陕西按察使时带回家乡的四种点式(薄饼、绿豆粄、豆子羹、蕨粉粄)之一。薄饼有“锦囊藏宝”之称。其制作方法:一是用面粉作饼皮。把面粉加进适量的水...

生鱼脍

鱼脍的制作和食用,大概在宋代达到巅峰。文献中有名鱼脍达38种,如“鱼鳔二色脍”、“红丝水晶脍”、“鲜虾蹄子脍”等等。只是到了明代,《本草纲目》对鱼生有异议,明清以后,食“鱼脍”之风才渐渐衰落。不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