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糕干

东方晴4年前 (2021-09-29)美食170

杨村糕干是京津地区流传的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风味小吃。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雍阳杜氏家谱》记载,杨村糕干源于明代,兴盛于清。因其洁白细腻,松软可口,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与中药茯苓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亦称杨村茯苓糕干。杨村糕干采用优质大米、白糖为原料。经过浸泡、碾压、箩筛、搅拌、发酵、成形、加热等十余道程序加工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基本上保持了原工艺制作方法。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杨村糕干创始人杜金、杜银兄弟二人携家眷由浙江沿运河来到杨村北郑庄村定居,开始生产和销售杨村糕干。清康熙年间第五代传人杜馥之在杨村镇运河西岸置办铺房,经营糕干铺并逐渐发展壮大。康、乾二帝都曾亲口品尝并大加赞誉,御笔亲书“妇孺恩物”,赏赐龙票一张,可以凭票购买官价白米,并许以杜氏专卖并列为贡品,永不停业。杜馥之将乾隆御笔刻成匾供奉堂上,正式定名为万全堂杜馥之糕干老铺。老铺于咸丰十年、光绪二十六年两次遭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践踏、焚烧。乾隆御赐“妇孺恩物”匾额被烧。后经十二代传人重建,于1901年恢复。

清末民初,仅杜姓开设的糕干店就有万全堂、万胜堂、万金堂、万顺堂、万源堂多家。再加上外姓人经营的糕干店,最多时可达十几家。这些糕干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海内外,人们统称杨村糕干。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佳禾”铜质奖章,万全堂即以此奖章图样制成商标。1958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曾品尝杨村糕干并加赞誉。1984年,杨村糕干被列为天津食品街名特优食品。1985年,杜氏杨村糕干第十三代传人杜建基响应政府公私联营的政策,把杨村糕干的制作工艺传授给了外姓人姜学刚。


相关文章

天津熟梨糕

熟梨糕又叫甑儿糕,是用大米磨成粉渣,蒸熟后作为主料。制作时将熟梨糕、米面置于木甑中,放在蒸锅上蒸一分钟,然后在其上涂抹各种小料即可。有些摊位将制做好的熟梨糕放在纸上,还有些心思细腻的摊主为了将小本生意...

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天津的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小吃,该小吃以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其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该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

天津岗子面茶

岗子面茶是天津的一道特色传统小吃,以糜子面、麻仁、麻酱、香油炒制而成,加白糖,沸水冲食。色正味香,小料齐全,不粘碗,不糊嘴。做法:1、将糜子面2/3、玉米面1/3的比例做成混合面2、将芝麻直接下锅,小...

城关豆腐丝

城关豆腐丝最早源于城关黄辛庄赵记“厚德堂”豆腐丝房和东马坊“刘记”豆腐丝房,很早就颇有名气。城关豆腐丝的制作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数百年的历史。“厚德堂”堂号由赵连建创办,现已传至第六代滴孙。“赵记”...

立仁斋炸糕

立仁斋炸糕项目源自河北沧州,为家族传承项目,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历代传承人均信奉伊斯兰教。1918年,第一代传承人王振龙承继家传手艺,在河西务街上支摊设点,专门经营黄米炸糕这道小吃。炸糕外焦里嫩,...

王氏贴饽饽熬鱼

王氏贴饽饽熬鱼起源于天津市武清区。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自北而南贯穿武清全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氏贴饽饽熬鱼的由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社会环境。1974年1月27日出版的《一四七画报》(第9卷第9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