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稀粥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美食189

当地居民所说之稀粥(稀饭)可以小米熬之,它可以分为三大类,十一种。
第一类为“黄稀粥”,即用清水熬淘净之小米而成的日常食用之稀粥。这是最平常、最合人口味的基本稀粥。食之清香、甘甜,视之纯净、淡黄,素称“养人”之饮食,产妇、病人多用之。
第二类为“炝饭”。其中又可分为五种:即“白豆儿稀粥、葫芦稀粥、萝卜稀粥、山药稀粥、肉稀饭”。“白豆儿稀粥”是先将淘净之扁豆倒入沸水中煮至半熟,接着“沙入”(沙是过滤沙子)小米,急火煮沸,撇去米沫(漂浮的谷皮、杂质等)熬熟,加入少量的食盐,再用小勺炝“素油”(葫油)、葱花、花椒,倒入粥中搅匀即成,此粥食之,豆稍硬而香,米绵烂而汁清,味道别具一格。“葫芦稀粥”、“萝卜稀粥”皆宜用较嫩葫芦、水萝卜或白萝卜为之,将其切成小长条薄片儿,或用擦子擦成细丝儿与小米熬之,其他制作过程与上述“白豆儿稀粥”皆同,食之味鲜美,各具特色。“山药稀粥”则是用山药小片儿或细丝为之,其余做法同上,味道咸香。“肉稀粥”则用红、白相间之嫩羊肉细丝儿为之,先将肉丝入锅用清水煮至半熟,接着“沙入”淘净之小米,熬成后加盐、炝油、葱、椒等,此粥食之细嫩清香,肥而不腻,乃最上等之稀食。以上五种稀粥的共同点是皆要炝入素油、葱、椒,故总名之曰“炝饭”。
第三类为“碱饭”。用较老的葫芦或南瓜,“上了面”(即成熟饱满)的白萝卜,用碱浸煮过的红豆(扁豆)汤,绿豆、“豆花”(去了皮的豌豆碎瓣)与小米合熬成的这五种稀饭,因其皆须放入少量的碱,以使其绵烂、色泽鲜浓,故总名之曰“碱饭”。喝之味道纯正面绵厚,别具风味。

相关文章

大同凤趴窝

凤趴窝是大同传统经典名菜,选用云中跑地雏鸡,借鉴鲁菜和客家菜盐焗技法,经劈脊、入料、烹制等数十道工序,造就凤趴窝皮酥肉嫩、醇香宜人的独特风味。盐成为烹制的导热材料,让鸡肉在持续不断的低温慢熟中得以升华...

左云豆面

左云县出产之扁豆特好。用淘净、蒸过的扁豆三分之二,莜面三分之一,混合磨成的面,叫做莜豆面,为我县之特产远近闻名。其食用方法主要有四种:   1、"抿面":用冷水将豆面搅和...

大同抿八股

晋北地区的名吃,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面加水混合(为了筋道也可加少许淀粉),把面糊铲到抿床子上,右手拿着抿子挤压,抿出一截截儿抿八股儿,煮约一分钟,捞出,根据个人喜好,配制调料(盐葱花椒辣椒香菜,还有栽栽面...

大同糖醋菜

糖醋菜把松根块儿、洋地零儿(地溜儿)、煮黄豆及杏仁儿(要煮熟去苦味)或花生仁儿泡在糖醋中,再放些酱油、味精或花椒大料粉精制而成,这种小菜是当年皇家小菜,是小菜中的“阳春白雪”。...

大同地皮菜包子

大同人所称的地皮菜,学名普通念珠藻,也有叫地木耳、地软、地踏菜的。普通念珠藻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蛋、木耳、银耳等,总氨基酸含量与发菜、香菇相近。因此,普通念珠藻是人体蛋白质的很好来源。...

大同莜面

大同莜面是用炒熟的莜麦磨制成面粉,然后用开水和面,再将和好的面推成窝窝,切成面条,搓成鱼鱼等,最后上锅蒸熟。吃的时候既可以冷拌烧茄子黄瓜丝、水萝卜丝等,也可以加羊肉臊子配蘑菇等热浇头,味道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