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酸菜掺面粥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2)美食170

和顺县风味小吃。制法是把莜面掺入半熟的小米稀粥内,煮熟成糊状,然后浇上腌制的芥菜酸菜。特点是精软清香,酸辣可口,深受老年人喜欢。

相关文章

晋中油面

晋中传统小吃,也称油蛤蟆。清代乾隆年间由太谷西街老字号隆盛长所创,后由“文”字三号(文成堂、文令堂、文元堂)改进工艺后传遍周围各县。制法是把少许酵面、白面用鸡蛋、白糖、糖饴、植物油及适量温水和匀稍醒,...

晋中疤饼

也称石头饼,原本是产妇、老人、病人的食物。制法是把酵面兑好碱揉均揉光,揪成剂子,擀成直径30厘米、厚0.2厘米的圆薄饼,再把鏊子内已烧烫的小石子铲出一半,把擀好的薄饼平放在鏊中的热石子上,再把铲出的一...

昔阳抿圪抖

“抿圪抖”也叫“抿蝌蚪”,是昔阳民间古老的一种面食。“抿圪抖”的抿床有边,是用带有小圆洞的一块铁片钉在木架上。“抿子”是铁制的形态小锄,锄板面平略鼓些,上安有木柄。做时将抿床架在开水锅上,右手持抿锄将...

平遥碗脱只

平遥县独特名食。清光绪年间由平遥城南堡厨师董宣创造。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基本和榆次灌肠一样,不同点只是主料是上等白面而非荞面。特点是皮薄、颜色淡黄发亮,柔软精韧,折卷不断。时至今日,平遥各大宾馆、饭店及...

晋中大把拉面

晋中传统名吃。制作方法是先用水将白面拌成块垒状,然后再用碱水逐次翻揉成较软的大面团,待稍醒后,切出3斤、5斤甚至10斤重的一块,先颤后拉,来回打折,直至细如粉丝之后才下锅煮熟,浇上各种菜肴或臊子即可食...

晋中拖叶子、菜疙瘩

拖叶子、菜疙瘩的吃法与蘸片子基本一样,但做法却大不相同。其中,拖叶子是将家种的玉谷叶(野生的叫千谷穗、老麦齐、达谷等)蘸上三合面糊糊(由白面、红面、豆面搅成糊状)下锅煮熟即成;而菜疙瘩则是用白菜叶、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