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大烩菜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7)美食170

  五寨大烩菜由猪肉、豆腐、土豆粉条、茴子白、土豆块佐以葱姜蒜及其它调味品烩制而成。它之所以风味独特还在于它的用料均为五寨名优特产,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首先是它的选肉。五寨烩菜所选用的猪肉是当地农家纯粮饲养的猪(饲料不含任何添加剂)。其体大膘肥,肉质鲜嫩,料理后肥而不腻,肉香浓郁。一般家常烩菜多选用五花肉,肉色红白相间,肉质肥瘦相宜,吃起来适合多数人口味。瘦肉更是黑中透红,肉质纤细,酥嫩油亮,做出的瘦肉烩菜不柴不腻,嚼一嚼柔软透烂——鲜,尝一尝满口喷香——美。

  其次是烩菜所用的菜,是五寨特产的茴子白。五寨栽培茴子白始于辽金时代,据说是回族兄弟由伊朗高原传入的,故名茴子白。茴子白性喜湿凉,要求光照、水肥充足,五寨地处芦芽山阴,年均气温在4.9℃。特别是主产区的五寨沟口,清涟河水源充沛,河畔土壤肥沃,成了茴子白生长的最佳地带。有民歌颂曰:“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五寨的茴子白瓷圪丁丁。”五寨茴子白以其个大心实味甜闻名遐迩,也因较其它蔬菜菜帮细而叶面阔,含水份少,且无筋,耐熬烩,易入味,食之软绵爽口成了烩菜用的理想蔬菜。

  其三是烩菜中的土豆块,以五寨产黄白土豆为最佳。五寨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寒温带干旱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沙质土为分布最广、面积较大的地带性土壤,适宜土豆生长。五寨产的土豆因其富含淀粉,产量高、储存时间长,适合五寨烩菜之用。民间广为流传的“五寨县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就是最好的佐证。其黄白土豆含淀粉量适中,不麻不脆,在烩菜的制作中对猪肉和调味品的吸附力极强,实属烩菜的上乘佳品。

  其四是五寨烩菜必须用五寨特产的豆腐和粉条。五寨豆腐由本地产的黑豆去皮磨浆过滤后用自身浆水点凝而成,无任何添加剂,色泽白里挂黄,质地嫩而含韧,食之无豆腥味,久炖坚而不瓷,软而不糟,肉香佐料,味入其中,入口鲜美。五寨粉条由当地盛产之土豆精淀粉加工而成,以柔韧滑长,晶莹透亮为其特点。入菜后,滑而不脆,柔而不粘,口感爽利,筋道有味。只有以上五种五寨特产的原料做成的烩菜,才可以称做地道的“五寨大烩菜”,而五寨大烩菜也因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赢得四方食客的普遍赞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五寨大烩菜,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以其纯天然绿色食品和快餐的特点走出了寨门,香飘三晋大地,逐步走入周边省市。


相关文章

静乐莜面窝窝

静乐莜面窝窝是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的特产。莜面窝窝又叫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是由莜麦加工磨制而成的)做成的一种面食。 制作精致,吃着有筋,耐饥抗寒,富有营养。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

忻州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为五台山区的名食之一,于食品业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闻之扑鼻而香,吃起来脆...

偏关莜面窝窝

莜面,是忻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莜面窝窝的做法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

五寨猪黑肉烩菜

取猪的红熟肉,加土豆、粉条、茴子白、豆腐和调味作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土豆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偏关豆面

偏关豆面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的特产。偏关人爱豆面,吃豆面,品豆面。细细的豆面、薄如纸、细如丝,煮在锅里虽细不化、捞在碗里粘臊子,挂调料,放到嘴里软绵清香,一吸溜就下肚,全身舒服。豌豆,属双子叶植物,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