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浆饭

东方晴3年前 (2022-12-31)美食128

灵宝浆饭是灵宝人对浆面条、浆面片的统称。灵宝的浆饭,是一道深具地方特色的美味。一是所用浆水十分独特,是制作灵宝名吃一生凉粉的副产品,所以又被称为粉浆,这可是做浆面条的基础性环节。先将优质绿豆倒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待绿豆充分膨胀后,在水磨上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去渣,放在盆中或罐里,加入酵面后密封,一两天后浆水发酵变酸,粉浆就做好了。上等的粉浆,色泽白中泛青,浆味酸中带香,醇厚绵长。二是多用筋道的手擀面。将擀好的大圆面片根据个人喜好切成细面条或更短更宽的面片,面片更为筋道,面条则浆味渗透得更彻底,各有特色。三是菜品花色丰富。芹菜丁、海带片、花生仁、鲜黄豆、嫩豆腐等等应有尽有,并辅之以多种佐料,在灵宝特有的、又深又厚、极为聚热的大铁锅中猛火翻炒后盛出,再加入清水,就进入做浆饭的关键环节了。

灵宝的浆饭,也是一种颇具技巧性的创作。清水煮开后减为中火,倒入粉浆,待浆水微开再减为文火,此时浆水表层会泛起一层白沫,要用勺子轻轻搅动打浆,浆沫消失后浆体就变得更为细腻光滑,迅速下入面条或面片搅匀,稍停片刻再升为中火。如果把握不住火候和时机,用灵宝人的话说,浆就被煮“飞”了。待面煮至八成熟时倒入炒好的菜搅匀,减为文火熬上十来分钟,一锅浆香浓郁、酸味醇正的浆饭就做好了。为了增加醇厚的味道,还可以撒点碎芝麻盐,搅匀焖上一会儿,盛好再淋上点辣子油,红白相映,色香味俱佳。锅里剩下的浆饭也万不可倒掉,那可是难得的美味,越炒越黏稠,浆香味越浓厚,灵宝人都说“浆饭炒三遍,给肉都不换”。


相关文章

三门峡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为清末民初陕州(今三门峡市)地方传统四大名吃之一,曾经作为贡品进献慈禧。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后由西安返京途中,路经陕州城(今三门峡),为招待慈禧太后,特为太后做...

陕州大营麻花

       大营麻花因源于古陕州(今三门峡市)大营而得名,大营麻花始于清朝,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大营麻花全为硬面,配料独特,手工制作,为我们的老祖先独创,其独...

灵宝搅饭

搅饭,就是用玉米面做的浓稠的饭,是灵宝老城区的叫法,大概是因做时要不停搅动而得名。在灵宝有些地方,人们给搅饭叫馍糊(方言音名),给玉米面汤叫稀馍糊。灵宝人喜欢吃搅饭,寻常人家隔三差五,浇上自己腌的白菜...

灵宝肉夹馍

传说清慈禧太后西巡回京,在阌乡县盘头驿住了一晚,第二天来到了函谷关。当时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御膳房献上了丰盛的晚餐。慈禧一看还是那满桌的大鸡大鱼,在盘头驿时就已经吃腻了,心里不太高兴,就对随从说:“听...

三门峡大刀面

大刀面又称长寿面,其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切面的刀大得出奇,所以称为大刀面。大刀面起源于宋朝,发源于盛产小麦的兰考县小宋乡,相传清朝乾隆皇帝过生日、慈禧太后祝寿,大刀面都曾作为长寿面进贡。...

灵宝脂油饼

传说,唐僧玄奘西行取经回到西安后,开始翻译佛经。唐皇帝高宗信奉佛教,很关注此事。当听说翻译达千卷时,皇帝特命厨人用植物油制作层次极多的烙饼,赏赐给唐僧。此后,厨人怀着崇敬,改进它。用油酥面在三扇鏊下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