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喜饼

东方晴2年前 (2023-05-05)美食190

荆门喜饼世代相传,在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蕴含文化的食品。其色泽金黄,酥皮层次分明,皮薄馅多,香味浓郁,入口酥软,深受人们喜爱。

荆门喜饼的来历,传说在乾隆初年,荆门纪山有一青年张善述,从小聪慧,他进京赶考之时,有一膳师花了三天三夜时间专门为其制作了一些饼子,供他在途中充饥。张善述后来金榜夺魁,他不忘膳师恩德,返乡时回敬膳师一份重礼。膳师打开一看,原来是用丝绸系花,乾隆御题的“喜饼”二字。此后,制作喜饼在荆门流传开来。每逢结婚、过年、过节等都如法炮制,把自己精心加工的喜饼当成最为称心的礼品或孝敬老人或款待小孩或拜年相送等,这种风俗沿袭至今。

清末民初,荆门五里铺草场王家大湾有一位名叫王运西的师傅,在当地制作喜饼较有名气,他在传承的基础上,按楚人口味对喜饼制作技艺不断改进,制出了有别于其他地区喜饼的独特风味,深受乡亲们的喜爱。他将自制喜饼起名“荆门喜饼”,一时间成为当地婚嫁必备食品,有的人家里办喜事,还专门把王运西请到家里制作喜饼。

2020年,荆门喜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漳河新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荆门喜饼用料普通,主要用优质面粉、菜籽油、红糖等,原汁原味,不含任何添加剂。制作工艺特别,以前一般以制熟的八个或十个小饼为一包,用粉红蜡纸卷成一筒,两筒为一盒进行包装。现在经过改良后在品味风格上已经有了新的突破,面皮在原有酥软的基础上,丰富了层次感,酥松而不油腻,皮酥软,不粘牙,馅香糯,入口即化,真正做到了皮薄馅厚,外酥内绵,甜而不腻,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钟祥酥饼(酥粑粑)

提到湖北钟祥的酥饼,不要说土生土长的钟祥人,就算是路过钟祥的旅游客人,也会伸出大拇指。通体淡黄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诱人的酥香让人在店外几米处就能垂涎三尺,油而不腻,入口即化;酥饼分为甜口味和咸口味等...

荆门长湖鱼糕

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鱼为主料,掺合淀粉、蛋清、生姜等佐料等,摊成餠形,放进蒸笼,大火蒸制而成。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好鱼,但长食生腻,令御厨改变烹饪方法,提出“食鱼不见鱼”的要求。御厨回家后一时想不出...

荆门蟠龙菜

蟠龙菜俗称剁菜、卷切,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其造型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其制作技艺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由其堂弟,湖广安...

荆门尹氏太极饼

尹氏太极饼制作技艺源于东宝区,在上世纪曾流传至荆州、襄阳、当阳及武当山等地。清光绪年间,东宝区漳河镇人尹之福在祖传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结合荆楚食味加以创新,使之成为地方特色。尹氏太极饼色泽金黄,层层松脆...

荆门葱花油墩

葱花油墩是一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据《荆门市志》记载:葱花油墩最早源于沙洋县。清末民初就有师傅为赶庙会、串戏场做生意,将揣好的面和炸锅等物用特制挑担,流动经营,炸售“葱花油墩”。由于葱花油墩形状独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