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团林糕卷
明朝初年,团林莲花人李敖读书考中举人,被任命为南阳通判。上任前,放心不下体弱的儿子,他从一个郞中那里得知让孩子多吃鱼,可以改变儿子体弱现象,于是他买来不少的鱼养在缸里,每天煎一条鱼让孩子吃。一天孩子吃鱼不小心被鱼刺卡了喉,找了不少中医先生医治,卡在喉中的鱼刺总是下不去又弄不出来,李敖四方求医,急得面容憔悴。后来,一个农民用一个小钳子伸入喉中才将鱼刺取出。从此以后,李敖妻子将鱼煎熟后总要花上半个多小时将鱼刺一根根剔出,然后才将去刺的鱼送给儿子吃。剔鱼中刺虽然麻烦,但为了儿子,李敖之妻也不厌其烦,乐意为之。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这年时逢大旱,水源奇缺,鱼缸里的鱼因缺水而纷纷死了,这可急坏了李敖夫妇。到底还是李敖聪明,他找来菜刀将鱼剔刺剁成鱼泥,在鱼泥中放些淀粉、葱、蒜、姜、肉、鸡蛋为佐料,将混合后的鱼泥放在锅中隔水蒸熟,取名为“鱼卷”,叮嘱妻子将这些“鱼卷”放阴凉处保管,每天烧饭时切一点“卷”放在饭上热一下后给孩子吃。这种既省事、又无刺的鱼菜很快成为有条件家庭孩子们的美餐。后来,有些人家仿照做“鱼卷”的方法用肉做,人们称之为“肉糕”。从此,团林人形成了以“糕卷”待客的习俗。“无烟无酒不成礼仪,无糕无卷不成盛席”成了团林人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