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炒米饼
炒米饼,阳江人又称为粉酥。很久以前,阳江家家户户都会做炒米饼,但因为工艺比较复杂,且这些年炒米饼行业发展迅速,自己做炒米饼的阳江人已经很少了。做炒米饼有三道工序,一是炒米,二是做饼,三是烘烤。先将生米炒香至金黄色,然后磨成米粉,与糖、鸡蛋等配料拌均匀。做炒米饼要有专业的模具,模具有上下两层,上面印有花纹,上下层放置米粉,中间放馅,然后合起来压实就成了。做成饼状后,将它们放到炭炉烘烤干脆就行了。
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广东省传统名点之一,春节独有的应节食品。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广州淮山米粉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都有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
阳江炒米饼,与广东其它地方炒米饼不同的地方,就是不用黄糖加水煮成糖胶来和粉,而是直接用白糖来和粉,然后用饼模来做。饼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还有福禄平安之类的文字,现在应该有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刻艺术品来收藏。在清末民初,炒米饼在阳江已经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了,当时阳江城里已有专门生产粉酥的“饼铺”20多间。20世纪40年代后期,阳西横山人苏名溪在阳江城开设了“河水安”饼铺,专门生产以粉酥为主的各种礼品饼,把阳江的粉酥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解放后,“河水安”、“天兴”和“丽章”三家糕饼铺公私合营,成了当时广东以生产炒米饼为主有名的“河天丽”饼面厂(苏名溪的后人苏莲舟任厂长),就成为了阳江食品厂的前身。
做饼是全家都能参与的工作,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和好的饼粉放到饼模中,一般用白糖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作馅。把粉按到饼模中,还要用汤匙来回压紧。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捶出来,装在筛子里。
烤饼要使用木炭来烘焙。那时候烘焙炒米饼的木炭也有讲究,火候控制也是炒米饼好坏的关键,中医认为,这样做出来的炒米饼,对肾和胃有补虚作用,所以现在很多饼家都以古法烘焙作为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