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沙虫粥

东方晴4年前 (2021-04-21)美食205

阳西沿海乡镇,人们喜吃沙虫粥,它是一种独特海味小吃。阳西海边,盛产一种似蚯蚓的爬虫,长在沙地的叫沙虫,长在粘土地的叫泥虫。沙虫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活血散瘀、健肾扶阳的功效,本地人很喜欢用它们煮粥吃。沙虫粥开始是在家庭中流行,后来有人用它经营起粥摊,沙虫粥遂成为千年不衰的风味小吃。煮沙虫粥方法很是讲究。第一道工序是剖沙虫,去掉内脏。剖沙虫不是用刀,而是用一根二三毫米直径的木棍子,一头削尖,将沙虫整个翻转过来,阳江阳西称之为翻沙虫。这是沿海人的一种绝活,外人不懂翻,沙虫会僵死。所以翻沙虫动作要快要准。沙虫去沙之后,要用清水泡浸,再用佐料回镬一次,然后才将沙虫放进煮好的稀饭内,慢火煮十分钟,即可。改革开放以后,沙虫这种海味被视为珍品,人们将它晒干,转销全国各地,让内陆的人也享受沙虫的美味。不过,用晒好的沙虫煮粥,其风味已大减,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阳西沙虫产地以溪头为最。溪头镇每年出售的沙虫干,产值约达二百万元。沿海一带村民,农闲时节,以挖沙虫为业,多者一天可获一百几十元,少者也有一二十元的收人。


相关文章

阳江猪肠碌

阳江美食猪肠碌外形类似平时吃的粉卷,用米粉皮包着豆芽、虾皮、炒河粉、蛋皮等再在河粉皮上撒上芝麻。商家聪明了,加入了不同材料进去,例如叉烧、牛腩、火腿、红萝卜等等。吃的时候可整条吃,也可以切成小段,再沾...

阳江煎糍

煎糍,在外地被称为“煎堆”,不仅是阳江的传统过年食品,也是广东的传统小食。广东有句俗语,“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无论用阳江话或用广州话说,都押韵,而且意头十分好。阳江煎糍有两种,放馅的称为细煎糍,不放...

阳江灰糍

阳江人喜欢吃灰糍。一年四季,街头巷角,到处有人摆卖灰糍。吃上一个,清凉爽口,滑嫩甜脆,来往客商,吃了阳江灰糍,事后莫不梦绕魂牵。灰糍的制作方法是采用新鲜糯米粉,先将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水润湿,压成一...

阳春冬粉

冬粉在“冬至”时将经过浸洗的粘米、糯米辗成米粉,晒干封存,称为“冬粉”,冬粉可以长年备用做各种粘米、糯米“玛”。市调制各种糕点小吃的原材料。...

阳江艾糕

阳江人叫“艾妈(阳江人把所有糕点都称为‘妈’)”,外地也有叫艾糍粑的。这种点心在大暑天较多人食用,能清暑湿,暖胃益气。过去和狗脷仔同是端午时节主打糕点,现在所有酒家都作为茶点登上大雅之堂。制作方法:1...

海陵角子

海陵有很多特色的地方小食,在白蒲墟有一种叫“角子”的小食,因为口感独特、味道鲜美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角子”是海陵岛当地人在农历七月十四过中元节时做的一种小食,闸坡人把“角子”叫做“叶薄包”,现在闸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