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干面饼

东方晴3年前 (2021-12-23)美食158

干面饼原是宋代的宫廷食品,都由一姓氏世代承传.到明朝燕王夺取其侄皇帝位后,宫廷也发生变乱.此人也流露街头,卖干面饼为生.同时建文帝的后代也流露街头以乞讨为生.燕王派人监视看何人给他吃食,就抓起来审问.这个卖饼子的,就和建文帝的后人,偷偷约定,只要我打饼子的擀面杖一响,你就来随便拿.久而久之,也被监视人发现.这个人就逃出京城,流落云竹以打干面饼为生.所以正宗干面饼就发源于云竹,现国内唯榆社有其食品,很有地方风味,榆社人都以上等佳品食用和送人,特别是夹上牛肉,猪头肉更是美味.1980年后更分见于大街小巷.

凡打饼子的都把擀杖敲的响亮就是来源于上述传说.

据记载,榆社干面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制作手艺和工序一直流传至今,一直是榆社人最喜欢吃的小吃,是老百姓食谱中重要的“干粮”,还成为一些重要场合不能少的主食,也是当地人馈赠宾朋好友的礼物。

这种饼在制作的时候不加任何调料,也不需要油炸,而是用山西民间制作饼类食物的炊具鏊子烧烙而成。看着色黄,闻着味香,吃到嘴里更是柔软可口,酥香味美。而且这种饼的制作工艺还传播到与榆社相邻的武乡、左权等地,但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做法,并且还添加了很多辅料,有甜的,有咸的,味道不一。传统做法的干面饼只有榆社才有,也只有榆社才能做得出那种味道。

干面饼子是榆社人最普通的食品,最初在清朝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干面饼子,具有口香味美,不易上火的特点。

一、 原料配备:

精面粉5000克,碱面25克,菜籽油50克,精盐100克,花椒面25克。

二、 制作方法:

1.先将4500克干面粉放入盆内,兑入清水(春热、夏凉、秋温、冬开)1750克,碱面用开水溶化也倒入面盆里,揉和成水面团后,再把500克干面粉掺入水面团里,搋扎光滑饧之。

2.把菜籽油、精盐、花椒面放入一个小盘内搅拌均匀即成调味馅。

3.将饧好的水面团分成块,先取一块揉成长条,揪十个面剂做一炉。方法是:取一个剂子摁扁,揪一块面球蘸上调味馅,包入饼子里,用杆杖擀成圆饼形,放到鏊上(鏊上不摸油)两面烙成淡黄色后,放到铛里烤熟取出即成。

三、 特点:

色泽清白微黄,外脆里香。


相关文章

晋中小常驴肉

清代中期,寿阳人在太谷小常村开屠宰坊,专供附近南席村武家财主消费。制法是将口轻的毛驴剥皮取肉,放入缸内加料腌月余,然后煮熟切片入盘即可。同时,也可以把驴肉装入饼内,名曰驴肉钵儿。清末民初,仿制者增多,...

榆社云竹干面饼

榆社县传统食品。制作方法是先将白面加少量盐、碱用开水泼起揉匀,在分剂擀皮时再把用香油和白面炒制的擦酥卷入中间,重新擀成圆饼灼烤即成。特点是酥而绵软,清香可口。如从饼子边缘划开口子,可见中间层次重叠,将...

太谷糊塌塌

糊塌塌是太谷县特有的家常风味小吃。制法是将嫩西葫芦去瓤擦丝后切碎,磕入鸡蛋,加入食盐、五香粉,用适量白面加水搅成糊状,然后用勺舀到烧热的鏊子上摊成圆饼,待两面均成金黄色时即成。食用时蘸香油、酱油、蒜醋...

寿阳豆腐干

寿阳县特产,以本县优质大豆为原料,用卤水配上各种佐料点制成后,再用白糖成焦饴上色。特点是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等食疗功效。1992年,寿阳县老年寿星豆制品开发中心...

晋中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

晋中块垒

晋中各县虽然都在食用,但以灵石最为独特。种类有菜块垒、肉块垒及米块垒、面块垒之分。其中,菜块垒又有槐花、榆钱钱、扫帚帚、苜蓿和山药蛋、茴子白、红白萝卜、豆角、白菜、酸菜块垒等。制法是将所拌蔬菜用刀剁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