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三样贯”
东阳“三样贯” 馒头焐肉、饧梅全鱼,再加上一道几近失传的“烧帽子糕”,这就是东阳民间传统宴席中延续数百年的最珍贵菜式——东阳“三样贯”。 “三样贯”是一个综合性的菜系,它融合了南北菜系之长。据考证,南宋年间,临安(今杭州)成为中心,饮食文化在浙地交流、融合、创新,东阳的“三样贯”即源于此时。到了明代,东阳各村落纷纷建造华堂,豪华的厅堂需要精美的宴席与之相映生辉,“三样贯”逐渐融入宴席,并渐渐成了东阳宴席美食标志性的佳肴。当时民间有俗:没有“三样贯”,不成酒宴席。又说:“不会‘三样贯’,莫要当厨师。”
馒头焐肉中的焐肉取用“三精皮”肚板肉红烧,呈尖头宽尾三角形,十块焐肉堆在盘中,正好聚合成馒头的圆形,中间填底是碎肉,上顶罩有笋干、黄花菜、木耳之类;馒头根据需要印上红色的“寿”字或双体“囍”字。这道菜取其意为“发”,恭喜发财,皆大欢喜。馒头焐肉是东阳宴席上的第一道菜,有它垫底。
饧梅全鱼是典型的南方菜。饧梅用糯米粉和面做包皮,内放芝麻、核桃肉、白糖或红糖,团成圆形,外粘红米,显得红火喜气;全鱼一般选用一斤半以上的鲤鱼,以讨“鲤鱼跳龙门”的彩头。这道菜取其意“红”和“余”,红红火火,年年有余。
烧帽子糕,酒席上已不多见,。烧帽类似北方的“烧麦”,用麦粉和面做包皮,内放萝卜丝、肉末等,捏成花瓶形状,下部是包馅如瓶身稳住,上顶麦皮取拢如波汶散乱,点上一滴红色。子糕是用数只鸡蛋或鸭蛋搅拌均匀,蒸烧成豆腐状,切成小块加汤烧煮。这道取其烧帽的谐音“纱帽”,寓意升官发财,步步高升。这道菜相传是清朝宫廷菜式,因东阳人李品芳在朝为官,受皇上赏赐,得到子糕配方,传到东阳。
“三样贯”把对人生价值的教育融进了饮食当中,利用宴席上的菜式对子女进行教育,这是“三样贯”之所以受东阳人推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