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三臭

东方晴4年前 (2021-07-16)美食238

江南美食三臭”指臭冬瓜、臭苋菜管(梗)、臭菜心(或臭芋艿、臭豆腐),是三种腌制菜。 其特点是:“闻闻是臭的,吃吃是脏的”。清代范宣的《越谚》有“苋菜梗”条:“苋见《易夫卦》,其梗如蔗段,腌之气臭味佳,最下饭”。臭苋菜梗最大的特点就是嫩脆中夹杂着一缕清爽爽的臭,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菜芯成果冻状,用嘴噙住一头,猛一吸,菜芯肉即入口中,嘴里变化开了有一丝凉凉的臭,这是前味;后味则是臭到及致的腌菜香。臭苋菜梗做法也很简单,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壮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寸许长的小段,撒上盐和臭卤,封入臭坛3天。 臭豆腐有个“压饭锒头”的外号,只有大口大口扒白饭才能受得了。臭豆腐的底料,又叫臭卤,制作过程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臭卤要收集腌芥菜余下的汁水、臭觅菜的苋臭水、用剩的豆豉水、煮过腊八豆的汤汤水水,这绝对不够臭气哄天,还得去厨房里寻觅些香菇末、酸笋什么的全部扔到大锅里,不停地又煮又熬,再加上老卤水,就齐了。 剩下的就等密封发酵,直到这锅底料变成一种臭不可挡的味道,水变成了墨绿色,腌制臭豆腐的底料就大功告成了。

相关文章

绍兴扎肉

  “扎肉”是绍兴传统风味菜。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相传明嘉靖时,奸党弄权,民不聊生。山阴(绍兴旧时为山阴、会稽两县)有田氏家祠,向有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向各族丁分肉一斤的族规。这年时值大旱,田产收益大...

艾饺

清明时节,正值青艾嫩绿,又是民间上坟祭祖之时,清明吃艾饺与上坟必备艾饺已成为绍兴民间时俗,故又称“上坟艾饺”,有不忘祖先尝新之意。清明吃艾饺,有雨淋不伤身之说。青艾,利尿,补气益神,具有防治病痛之功效...

油炸臭豆腐

“不须玉豆与金笾,味比佳肴尽可捐。” 油炸臭豆腐,历史久远,“臭名远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上虞崧厦特产,颇受中外宾客的青睐。曾有“尝过崧厦臭豆腐,三日不知肉滋味”之说。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江南有...

茴香豆

茴香豆是一种绍兴的小食用品,常作零食或下酒之用。由于鲁迅小说中的描写,使绍兴的茴香豆身价百倍,成为外地旅游者争相购买的商品之一。为适应游客购买的需要,茴香豆的包装已作了很大改进,因此小小的茴香豆已在绍...

农家蒸腐皮

用自制土鸡蛋摊成蛋皮包入鲜猪肉制成腐皮,搭配鲜嫩毛豆和鲜咸的咸菜,上锅大火蒸即刻。 腐皮的鲜美汁水浸入毛豆中,再加上咸菜的鲜咸味,三者完美融合,相辅相成,制作简单味道绝美,无疑是上虞地道的农家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