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饸饹
饸饹是武安家常饭,饭店也有。凉水和面,和面时掺少量玉米面,面和好后放在一边晾会儿,然后去打卤子,卤子与拽面的相同,都是菜卤,卤打好后,开始压饸饹。旧时压饸饹的工具为木制的,有一个长长的杠杆儿,使劲压下...
武安卤扒面
这种面也是武安家常饭。从街上买回特制的面丝,有的是生的,有的已经加工成七分熟了,这面丝又细又软,像细挂面一样粗细,但挂面是干的,而它是湿的。如果是生面丝,回家后还要蒸,将面条加油搓一下,蒸半小时。往锅...
武安炒面
此面不是旧社会说的炒玉米面儿,炒玉米面儿是一种干粮,久放不坏。这里说的炒面是指炒面条,这炒面条很费工夫,家里不常吃,饭店有。沙洺炒面在城里很有名气。炒面的原料主要是拉面,饭店的大师傅都会做拉面,手艺高...
武安炸三角
因为很费事,又不好做,所以每家每户不常吃,想吃就去麻糖铺去买。形状为三角形,用大响边儿水或半滚半不滚的水和面,用木棍搅拌,这样的水和面,炸好后,炸三角的表面会起很多的泡泡,疙疙瘩瘩的,又酥又脆又香,很...
武安黄菜
旧社会家家户都有一个黄菜缸,是武安人必备的食物。一年四季离不开它。缸里的汤叫浆水,可以放在面条或捞饭里吃,浆水很酸,喝了可以去火,穷人打不起醋,也可当醋用。人们主要还是吃黄菜。春天里人们采些榆树叶,柳...
武安土得漏儿(土豆的)
是一种干粮,不常吃。旧时人们出远门,就带土得漏儿,因为它又脆又干,久放不坏。先用白糖和成发面,再取细黄土,拿细箩筛筛,去掉杂物和粗颗粒。然后把细黄土放入锅中炒热,再把做好的土得漏儿(就是用发面做的小圆...
武安卤子
卤子又叫面筋汤或胡辣汤。早晨,小吃摊上都是喝卤子的人,大人小孩都待见。把白面和成很软的面,为增加弹性,可以放点盐,然后使劲用手抓面,反复揉揣,提出面筋。把剩余的面汤倒入滚开的锅里,做成面汤。如果很稀,...
武安豆沫
发源于安阳,后传入武安,豆沫不是用豆类面儿做的,而是用新小米面做成的,早起,小摊上都是喝豆沫的人。水开以后,把小米面放入锅中(面已经用水调和好了),一边倒一边搅拌,完毕,再放入些煮好的花生米,五香面、...
武安豆花汤
豆花汤是用绿豆做的,豆瓣汤是用黄豆做的,把绿豆放入滚开的锅里,长时间的滚煮,直到把绿豆煮开花为止,之所以叫豆花汤就是由此而得名的,汤成绿色,豆花沉底,喝时搅拌一下盛到碗里,加些冰糖味道更佳。此汤夏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