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鱼打冻
“鱼打冻”这道菜经传已久,因为舟山的冬天带鱼多且肥美,但新鲜的带鱼却不方便储存,“鱼打冻”是最适合冬天的另一种储存方式。 久而久之,海边渔民人家的冬日餐桌上就多了这道菜并流淌至今,成为了无数人从小吃到...
张阿三馄饨
据说,早年张阿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馄饨,走着的时候是担子,停下来便是摊儿,用极薄的面皮,裹上极瘦的猪肉,用猪油做汤底,大受欢迎,便在家附近的弄堂开了家几十平米的小店。久而久之,人人都知道“张阿三馄饨”...
清蒸玉秃
舟山有句老话“结结煞煞,端上清蒸玉秃”,意思是玉秃这道菜总是宴席的最后一道菜,是大轴菜。玉秃的历史可以在两千多年前的吴越文化中寻觅。 根据《吴地记》《吴越春秋》的记载,公元前505年,伍子胥、孙武在楚...
舟山两面黄
米面是浙南、福建一带的渔民带来的,并在舟山生根发芽,流行在沈家门渔港一带。 二十多年前,沈家门大排档开始在全国闻名,米面也从寻常人家的餐桌走上了台面抛头露脸,变成了全舟山人民最为接受的本地小吃,也成了...
鳗干鳗丸
鳗干事实上是闽南食物,而沈家门与福建有着深厚的渊源。 早先,沈家门渔港有大量的福建渔民涌入,为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大批福建人定居沈家门,成了移民,鳗干鳗丸就这样从福建传到了沈家门,而舟山的“内洋鳗”制作...
舟山海瓜子
舟山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是舟山特色海鲜之一,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虽个小但味美,营养价值很高。 海瓜子肉肥,盛产于梅雨季节。古人有《咏海瓜子》诗:“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 莫笑老...
瑞和糕点
瑞和糕点是一家起始于清朝晚期的传统老店,由舒姓族人经营,至今已传至舒家第三代。“瑞和”糕饼店,以传统手工制作的“四季茶果”为经营特色,“四季茶果”指:春季条子糕、夏季乌馒头、秋季月饼、冬季祭灶果。尤其...
舟山糟鱼
“糟”这种加工食物的方式自古有之,《说文》里说:“糟,酒滓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舟山人家里制作的各种鱼鲞、风鳗等吃不完,就想到了用酒糟或直接用酒浸办法来处理成各类醉、糟鱼了。 有些小岛渔村还会糟蟹...
舟山三疣梭子蟹
舟山三疣梭子蟹因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视为宴席珍品,誉为“水产三珍”之一。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有诗:“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